首先要说明一点,这里的科学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不是说科学就是正确的。
因为目前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完全不同于科学体系的。
中医的理论体系的一些关键点,无法用实验方法进行重复和验证,现在很多中医也拒绝进行验证,找了很多理由来说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区别,排斥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
所以至少目前,很多中医只能说是一种文化,不是科学。
其实中医在历史上曾经是接近科学体系的,比如传说中神农尝百草,就是一种符合科学体系的实验方法,虽然是比较简易和原始的,但是也是科学的。本草纲目等中医文献虽然有谬误,但总体来说也是科学的。但是现在的中医(或者说大部分人见到的中医),为了各种目的,在排斥科学。所以慢慢的,所谓中医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科学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医不属于科学,我算是服了这帮国人。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辩证治疗的,是属于 宏观 的医学体系,天地人的治疗思路,有很强的学术跟临床思想,其实现在很多的大夫都是 微观医学 ,其实只能算是 科技 ,这个病毒那个病毒之类的,离了仪器就等于离开的拐棍不能看病,只想着怎么去杀死病毒,而且并非是从根本上来讲现在不讲病机,很多人说西医怎么怎么好,其实大家都没有发现西药更换淘汰的速度很快,为什么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大快吗,是因为副作用很大,并不是西药怎么怎么好,针对一些疑难杂症现在很多大夫都是束手无策,检查半天也没毛病,但是为什么难受呢?因为这是人体的机能在给自己报警。比如 一个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的的例子,上热下寒的例子,拍片子验血就是检查就是没毛病,但是这患者确确实实是有症状,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上身怕热(咽喉肿痛等一派的热像),下半身怕冷(大便溏,下肢冷等寒凉的症状)。这个西医检查不出毛病,没章可寻,但是在中医就不是这样了,中医分上下三焦,为什么会得这病的呢?一般这病是在外因情志上得的,平时气性大,易怒,人的情志分为:喜、怒、哀、恐、思。首先就会想到怒属肝,肝主木,主疏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黄帝内经》说了上医治未病,怎么说,是不是肝病以后会传经深入,就会想到,木克土,脾主土,肝病必然会累及脾,这样一个一个病机就能很好的去分析去 治疗,先实脾。因为肝气的郁结,气停滞,滞久以后久形成淤,因为 气是血之帅,血是气之母。就会开些疏通肝气,疏肝揉肝,疏泄肝气,活血化瘀,就得用寒热并用的方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逍遥丸加减等一系列的方子。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是伪科学?因为现在人都太浮躁,这个 社会 造就现代的,中医成了某些小人骗钱的工具,打着中医的旗号招摇撞骗,诋毁中医。现在全世界都认可中医,咱们国家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一些经典方子都被小日本研究透了,注册专利争取全世界的钱,日本随处可以看见咱们经方中医药的影子,去年针灸在美国部队得到认可,所以大家该醒醒。
A科学有一套严格的"实证方法",依靠各种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或观测或调查,而中医是靠"中医"们的经验积累,日累月累,师徒传承,是经验的典型之作,而非科学方法。
B"经验"与"实证"有相同点,都会验证事物的正确性,但"经验"是盲目的,而"实证"是目的很性的。
C中医的经验是"知其然,而不知期其所以然",中药有时能治病,但其治病的有效成份却无法验证,因此中药治病原理/副作用,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就是"能治病!"
而根据科学方法而产生的现代药品,其治病原理/副作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科学认为差之毫厘,谬误千里。
因此从严格性而言,中医是模糊的,而科学是精准中的精准。
D科学的成果和知识来源于一套严格的"实证法"→M(实证法)→实验或观测或调查→寻找客观证据→推导因累关系→得出科学结论K
这里的M(实证)与K(结论)是完全的因果关系,是归纳法的结果
而中医的理论是"阴阳五行"→这个"阴阳五行"理论是从易经借用而来,是一种类比法的结果,而不是象科学结论那样是归纳法的结果!!
E科学的理论有严格的范围,它就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而阴阳五行就象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好多锁→地震/雷电/肺病/肝病等都可以用它来解释,这一点它与科学格格不入!!
古人因为生产力落后,想借"阴阳五行"来治病救人,我们不能苛求和责怪,但在今天,如果还有人把阴阳五行当科学来宣传就是"伪科学"。
F科学的一个显著特性是进步,它不强调继承和发扬,而强调创新→不断地用新成果发展旧成果,甚至否定旧成果。
在工业上,例如;无限网络从3G,发展到5G。
在现代西学上,有了新药停用旧药的例子屡见不鲜!!
而一谈中医就是继承和发扬,华伦如何如何,黄帝内经如何如何,几百年来几于创新→没有"创新"的中医怎么可能等同科学呢?!
G中医的"望闻问切"是带有强烈主观的方法,其靠谱性是不确定的,五个中医来问诊同一个病人,一定会有各种不同的结论,而现代医学靠客观的设备进行测量,其结果是客观和唯一,最大限度排除了医生的主观性。
因此,"望闻问切"不但不是科学,而且与科学格格不入!!
因此,科学是"实证"主义,而中医是"经验技术",经验技术虽然有时也很有用,但它不是科学范围!!
好比科学是张三,中医是李四,两人有相同点,能喝酒吃肉,但他们还有更多的不同点,因此不能把李四叫成张三。
H科学理论是以数学为工具而量化的,有严格的量化数据及标准,1是1,2是2,在这一点上,中医谈都不要谈|{
A他们认为中医也是有用的,就是科学。
科学是有用的,这是个正确的命题,但不能把这个命题置换成"有用的"就是科学。
这个世界除了科学对人类有用以外,还有很多东西对人类也有用,但它们都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
哲学/文学艺术/文化等,它们对人类都有很大作用,但它们属于"非科学"。
按卡尔.波普尔的划分,对人类有非常大的作用的"数学"和"形式逻辑"都是非科学,何况中医呢?
甚至宗教对一部分人是不可缺而有用的,它更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
二十四节气/农民耕田种地/各种手艺/各种小窍门,它们这些经验技术都有用,但它们是属于"非科学",中医即是于此。
说"中医不科学",听起来带有批评的意思。
准确的讲法是"中医不属于科学,而是非科学"。
卡尔.波普尔指出"非科学不在于其是否正确,而在于其不可证伪性"→关于科学是可证伪的,而非科学是不可证伪的,有兴趣的读者可去我名下找答案‘!
欢迎关注,本人尽量提供客观的各种答案i
中医是用中药治病的,采用了自然归类法,阴阳八纲辩证,阴和阳是一种归类法,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两面性,就是阴和阳,你一家人,男人属阳,女人属阴,进行分类。
中医的八纲辩证,阴阳为总纲,寒热,虚实,表里,为实质性分类,寒热是一组反义词,也是疾病的两个对立面。
比如:胃痛,受凉疼痛那加重叫胃寒疼,而胃中冒火,如喝辣椒水,口干,口渴为胃热痛。进行了分类。寒热这两个字的含义,不是傻子就知道吧。
西医治胃痛不知道寒热就科学吗?还不如傻子。
所以胃痛在西医眼中是慢性病治不愈,中医用中药,一剂止痛。疾病认可中医,中医就是科学的。
虚实是一对反义词,用于分类疾病的性质。
比如心衰,中医认为本虚标实,用中药治疗一剂见效,长期治疗可以除根。
而西医不知道虚实,把病越治越重。不过 科技 的发展可以换心脏。单就药物治疗,中医完全优于西医。
而
我来说说阴阳五行是否科学,阴阳是讲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科学吗?如果你承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应该承认中医所谓的阴阳同样是科学的。其次,我们来看看五行学说,五行讲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也可以说五个系统,中医说五行是指五行属性,有人提出五行讲相生相克,举例木生火,就是肝生心,肝好心就好,这种说法不妥。我们首先要看到肝是藏血之脏,心是主血之脏,肝能藏血,肝血充足,则血能养心,使心有所主。这就是木生火的含义,这种说法是对的。当我们看到心不主血时(西医叫心肌缺血),常常采用补肝血而养心血。这也是正确的。五行学说有它机械的一面,但五行属性用来说明物质世界的属性,也有其科学的一面。古老的科学往往据有其抽象性,不等于抽象的就不科学。
中医科学吗?回答是肯定的。但中医不属于科学范畴,属于哲学范畴。所以中医可以解释科学,但科学永远无法解释中医。原因很简单,哲学是辩证统一关系,其理论是永恒的真理,科学是研究物质结构,能量结构,在研究中发现物质,在发现中再研究物质,如此循环渐进,今天被认为是科学的,明天很可能变成了伪科学。以科学的观点去研究中医是和尚与佛祖谈经,永远扯不清。因为中医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属于哲学范畴。为什么说中医是文化,而不是科学呢?中医理论基础源于中国的文字艺术,中医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不是中医固有文字,他与祖国的其他文字一样,比如,大小、高矮、长短、伴瘦、黑白、正负等等,是对立统一的语言文字艺术,科学可以否定阴阳,但不可以否定祖国的文化,文字、艺术吧!正因为中医吸收了儒、道、释、医学大家的文化精髓,才形成了中医文化,文化的根在哲学,所以中医文化属于哲学范畴,不能以科学来评判。中医的“四诊,八纲、四气五味、辩证论治”无不贯穿于祖国文化之中,贯穿于哲学理论体系,所以中医诊疗四彩缤纷,这是由中医文化所决定了的。让中医回归自然,回归文化,不要以科学给中医戴上紧固砸。
中医是中国古代医学简称。事实上,不仅古代中医不科学,西方古代医学也不科学。这源于古人对大自然认知的局限性,建立在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古代医学当然是不科学的。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理论是古人对大自然运行规律的错误解释,这是一种伪科学理论,建立在这上面的中医当然是不科学的,并且有很大的局限性。
虽然中医确实能治病救人,但中医对疾病的治愈率是很低的,中医对许多病都束手无策。中医是古人长期经验智慧的总结,中医中有关中药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手段都来源于实践。事实证明经验往往并不可靠,错误的理论必然产生错误的方法,用此来治病救人,有时就算能将人治好,也会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弄不好反而会加重病情。
中医对人体生理结构的解释就是错误的,什么经脉穴位都是不存在的,想要以此救人,根本不可能。中医忽视遍布人体的神经及血管,靠中医知识能分辨血型?中医目前也就只能依靠传统经验治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病,治疗大病做手术还是要靠现代医学,不然就只能在家等死。
人体疾病一部分是细菌和病毒造成的,没有现代医学的支持,中医连许多疾病的致病机理都不清楚。中医守着几百上千年前的医学书籍,把错误的东西当成宝,许多中药连药理毒理都不清楚就敢乱用,真是害人不浅。中医是传统文化,但并不是宝,没必要死守,被时代淘汰是必然的,看看现在还有多少人看中医就知道了。
说什么中医治本,西医治标,这只是缺乏科学知识的人的无稽之谈,净扯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现代人从出生到死亡,生活中都离不开现代医学。没有利用现代医药学知识所开发出的疫苗,不知道有多少婴幼儿不到成年就夭折了。没有了现代医疗技术及现代医药,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连50岁都达不到,许多人都会被各种疾病折磨。
总有人把现代医学称之为西医,当代中国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现代医学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医已经脱离时代了,现代中医本质上还是基于现代医学来展开研究的,把现代医学称之为西医是不正确的。
把这个问题再抽象一下:我们如何分辨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澄清一个重要的观点——
统治经典力学数百年之久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微观领域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并不能说万有引力定律不是科学,只是其适用范围被规定的更明确了。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具备可证伪性的,而非科学/伪科学理论则不可被证伪 。
在讨论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之前,先看一个更简单的例子——
『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论述就是科学的,因为这个论述具备可证伪性,只要发现有一只天鹅不是白色即可,因此这是个可被证伪的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从字面上单纯的理解可被证伪,错误的认为必须被证伪、被证明是错误的才叫科学, 可被证伪仅仅是一种逻辑上可以被证实或被证明是错误的可能性,并不一定要真的发生。
再举一个非科学论述的例子——
『所有人类都是上帝创造的』 ,这个论述既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因为人类无法观察到上帝,也无法获取上帝创造人类或是没有创造人类的任何证据。这是一个标准的宗教论述,所以我们说 宗教不可被证伪,宗教不是科学。
那么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呢?严谨的表述是——
如何理解?还是举两个例子,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是阴阳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就有了肝好心就好,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等等说法。 以上理论和说法统统不是科学,因为不具备可证伪性。
屠呦呦在中药中发现青蒿素可以抗疟疾,这就是一项科学发现,还与其他两位科学家一齐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虽然“青蒿”(黄花蒿)是一种中药,但屠呦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均是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具备可证伪性,因此这就是科学发现。
当然,把青蒿素抗疟疾这个科学发现与中医挂钩其实是很牵强的,但毕竟传统中医为我们提供了成千上万种中草药这个大宝库,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传统中医学虽然不是科学,而是长期经验主义的积累,也为中国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别忘了文章最开始强调的原则: 科学并不等于必然正确,不属于科学的理论也不一定就是错误的。
因此就算中医不属于科学又有何大碍呢?
中医当然是科学,以西医为主的医学院都设有中医教研室,有中医学教材,岂能不是科学?至少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他是科学的,但是中医领域确实有很多问题没有说清(任何一门科学都存在这个问题),有些地方比较抽象,不能量化,不够细致,难以理解,这并不能成为否定中医不是科学的依据,这些完全可以通过进一步 探索 研究来解决。其实我个人理解,中医是比较宏观抽象的医学科学,西医是比较微观具体的医学科学。现在讨论中医西医到底哪个是科学,那个作用大显得目光狭隘,毫无价值也为时过早!中医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个璀璨的瑰宝,我们 探索 和研究中医学有着无可比拟的良好条件和血统,与其花时间讨论这个问题不如我们用科学的精神去 探索 他!
中医当然不是科学
好比说女人不是男人,一样的道理。或者说方舟子不是一条狗。或者说太素老道不是老虎
中医不但是科学,而且超越了现代科学的认知,现代的科学要对中医有更深的认知,还需要加大探索研究的力度,而且要用综合多个学科共同研究才能做到。如果现在的科学不能充分认知中医,那是科学有问题而不是中医有问题。中医作为治疗疾病的一个学科,叫中医学。他科不科学的标准是治疗效果,这几千年的中医无需证明,科学要证明中医为什么有效才是科学界人士应该做的事,与中医无关。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文化等都是中医药应该传承的精华内容。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对于建设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中医治疗手段
中药
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针灸
针灸按人体十四体表经脉循行常用穴位针灸,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进针手法和深度及角度。
十四经脉为: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拔火罐
拔火罐疗法是用罐状器,借火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医药重在传承创新发展
百度百科-中医
中西医争论中,经常有人说西医不过是利用化学、生物学等等知识的一个技术门类而已,不能算是科学。虽然这个指责并不能对西医实实在在、的的确确可以治病的效能造成任何损害,但是在一些视科学为圭臬的人的心目中,不能称之为科学,似乎还是有点掉价之嫌,虽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也不能算是科学呢!
在这里,我要告诉这些人:现代医学(西医)不仅仅是广义上的科学,即运用科学方法、思维,符合科学范式的一门学科,现代医学也符合狭义的科学的定义,即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具有可观察性,可被证实或证伪性!
在开始我的论述之前,首先大家要理清几个概念,太多的争论者都没有把这几个概念搞清楚就急急忙忙加入战团了!
1、所谓西医,其实全称应该是现代医学,没有什么西方之说,现代医学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运用、研究和发展的。即便加上我们喜欢使用的地域标志字,也应该是“西方现代医学”,以表明它是起源于欧洲的现代医学,与欧洲的传统医学区别开来。请注意,尽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基本上都是现代医学一统天下,但是并不意味着传统医学就彻底消亡了,欧洲的传统医学在很多地方仍然以民间习俗的形式保留着,我们称之为“替代疗法”。比如德国、捷克等中欧一带在春秋易感冒季节喜欢饮用的草药茶,其成分比我们的板蓝根冲剂要复杂多了!包装也非常精美,我去捷克旅游的时候,被其逼格所吸引,也买了不少回来喝呢!
2、所谓中医,其实全称应该叫“汉族传统医学”!是的,日本人在这方面比我们严谨多了,人家称之为“汉医”!叫“中国传统医学“都是错误的,在中国范围内,还有藏族的传统医学,简称藏医,苗族传统医学,简称苗医,等等。把汉族传统医学称之为中医,有民族歧视之嫌。应该改为”汉医“,大家切不可再犯这样的政治错误了。当然,汉医的特点是什么,百度一下就能了解,核心就是那一套结合了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脏相理论体系,这是汉医区别于任何其它的传统医学的核心价值。
3、这个世界上没有中药、西药之分!药物只有植物药、矿物药、生物药、化学药的分类。传统医学,包括汉医在内,主要使用植物药和矿物药,现代医学则主要使用化学药和生物药。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植物药和矿物药叫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叫西药,或者说用草药的是中医,用化学药的是西医!比方说,一个现代医学的医生在条件所限下,也可能会用柳树皮熬汤来退烧止痛,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柳树皮里含有与阿司匹林类似的成分,这个成分能够起到退烧止痛的作用,这时,虽然他用的是草药,但是他依照的是现代医学对药物的理解和指导,所以这时的柳树皮是属于现代医学的药物范畴的。反之,如果一个汉族传统医学的医生使用阿司匹林片剂来治疗感冒,只要他是根据汉医理论,认为阿司匹林片剂的性味、归经,以及它与病人的寒热、虚实等具有对证的关系,那么这时的阿司匹林片剂是属于汉医的药物范畴的!这个逻辑关系都拎不清的话,最好不要来争论医学。
4、什么是药物?抛开“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这种正确但是废话的定义,我们可以注意到,药物的本质是“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物质”。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药物会参与到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中去,对生物体会产生作用,吃下去走身体里过一圈,怎么来又怎么去的物质,是不能算作药物的,比如:水。虽然水是所有生物必不可少的,但是它其实不参与生理活动,怎么来还怎么去,所以,甭管你说你喝了水病就好了,这水,还是不能算是药。第二,药物对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生物活性)还得是强烈的,这一特点是把药物和食物区分开来,淀粉、蛋白质吃下去也会参与生理反应,也会对生物体产生作用,但是它们的作用是正常范围内的,不能叫做强烈的生物活性,而药物所产生的作用其本质上是超出了正常范围的,我们需要的正是它的这些超出正常范围的、强烈的作用去治病,因为疾病本身就是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药物就是毒药,治病就是以毒攻毒。从这个意义上,没有“食疗”这一说,食物不是药物。
把这几个概念理清之后,我们来说说为什么说现代医学是科学?
首先现代医学研究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即认识和治疗疾病。
疾病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你认为得病就得病,你认为没病就没病,有病没病不受你的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当然,在这个意义上,精神类疾病的研究似乎就不能归于严格的科学范畴之内),而且,疾病是可以被观测到的,你的各种症状、化验的数据、脉搏的变化等等,都是可以被观察到,甚至被量化的。
其次,现代医学还要探求疾病的原因、机制,科学本质上就是一个追求“为什么”的学问,“吃下这个药,就能治好这个病”,这是一个经验总结,但绝对谈不上是一个科学结论,必须解答“为什么吃下这个药能治好这个病”,才能谈得上是科学。现代医学的病理学、药理学就是研究这个为什么。
最关键的,现代医学所提出来的这些观点、理论(我们称之为命题),是符合科学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的,即具有可证伪性!换句话说,就是它有可能是错的!
在这里,我同时开始分析为什么中医(汉医)不是科学。因为前面两点,其实汉医也是符合的!汉医与世界上所有的医学一样(跳大神除外),都是研究疾病这个客观事物的,也都是探求“为什么吃下这个药能治好这个病”这个问题的,要不咱汉医发展出那一套理论干嘛?!区别就在于它回答这个为什么与现代医学不一样。
举个例子,对于感冒的病理,现代医学提出的命题是“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与受寒、着凉等因素无关”。
这个命题是可观测的:病毒、受寒、吹风、感冒症状等,都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来观察到的。同时,这个命题具有可证伪性:如果你能让某个人在不接触感冒病毒,同时又受寒的情况下产生感冒疾病的症状,或者某个人接触感冒病毒,但是不受寒的情况下,不产生感冒疾病的症状,则这一命题都被证伪!事实上,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在对“感冒是由于受寒、着凉引起的”这一命题进行证伪的过程中建立的,它的确经受住了攻击,没能被证伪!
传统上,我们一直认为感冒是由于受寒着凉引起的,即使感冒病毒是罪魁祸首,受寒着凉似乎也是感冒的必要条件。但是科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两个事实:第一,南极的科考工作者们从没有患感冒。第二,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在最寒冷的冬季从不感冒,反倒是春季转暖,第一批贸易船到达之后,爱斯基摩人开始患上感冒。于是,在40年代末,英国的科学家招募了一批健康志愿者,进行了一次看似古怪的实验:有的人泡上10分钟热水,然后就吹30分钟的穿堂风,有的人一整天都穿着湿漉漉的袜子,等等。总而言之,怎么容易感冒就怎么来。第二组人避免这些不良习惯,但是每天都要往鼻腔里滴上感冒病人的鼻腔分泌物提取液(就是鼻涕!!!),第三组人既吹冷风,又吃鼻涕!
最后的实验数据表明,第一组人没人患上感冒,而第二组人与第三组人患上感冒的比例差不多!这就验证了“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与受寒、着凉等因素无关”这一科学命题。同时,这一科学命题也在等着被推翻,当然到现在为止也还没能被推翻。
反观汉医,假设说它对感冒给出一个命题:“感冒是由于外感风寒而起”,这个命题是一个科学命题,是具有可证伪性的,而且,通过上面的实验,也已经被证伪了。可是,这时汉医不承认这个命题错了,而是说“我们的医学理论中所说的风寒不是指吹风受寒,而是别的巴拉巴拉巴拉,总而言之,尽管你无法观测到,但是它就是存在的,而且就是它的入侵导致了感冒”,好,从这时起,它就与科学分道扬镳了。
不可观测的东西也就不具备可检验性,也就谈不上什么证实或证伪了。大家想想,汉医的很多概念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特点?五脏六腑的概念、金木水火土的概念、经络的概念,都是这样,汉医坚持认为它们是存在的,但是又不是我们所指的实体。
这种不具有可观测性、可验证性的学问,我们叫它什么呢?玄学。玄学的理论是永远正确的,因为它根本不具有可证伪性!
“我是耶和华在世间的代言人,耶和华只在我一个人面前显现,只对我一个人说话,你们看不见他,也听不见他。你们听我的话,就是听耶和华的话”
你有啥办法证明这话错啦?这种玄学的命题,你相信它,它就是永远正确的,你不相信它呢,呃,它也不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错误的可能!
而科学的命题,不管你信不信它,如果它是正确的,那么它就会起作用!比方说,不管你信不信,放掉你3升血,你就会死,朝你心脏捅一刀,你也一定会死!
现代医学与汉医的关键区别就在这里:科学还是不科学。
有的人会说:“难道科学的东西就一定正确吗?不科学的东西就一定不正确吗?”
是的,正如科学的特点所说,科学并不一定正确,或者说,科学就是不断地找出错误,所以它永远也不能真正达到正确,只有玄学才是永远正确。
但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的严谨的说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科学就是正确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科学知识、理论、命题,都是经历了无数的证伪攻击而依然屹立不倒的,在你我的生命期限和眼界范围之内,它们就是正确的!
发表评论